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录
  • QQ:2458797171

    在线时间:8:30-20:30

    客服电话

    13105665566

    电子邮件

    2458797171@qq.com
  • 环保学社APP

    用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25hb.com [小版主]
未知星球 | 未知职业
  • 关注0
  • 粉丝8
  • 帖子4453
精选帖子

[产业资讯] 预防为先“调养”为重 土壤污染治理走好关键步

[复制链接]
25hb.com 发表于 2018-7-12 11: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 浙江杭州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对于土壤污染治理,或者土壤修复的从业者来说,接连两大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将这个环保细分板块推入了又一个值得欢呼的小高峰。
预防为先“调养”为重 土壤污染治理走好关键步   自从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下发,各方对于土壤污染防治的问题就格外关注。
  业界专家分析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管控方面首次有了统一的国家标准,意味着“吃”“住”分管模式正式开启。配合“土十条”的相关要求,我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力度一步步增强,不失为一个积极信号。
  早在第二届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上,生态环境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副司长钟斌就指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做好打攻坚战和持久战的准备。而目前,我国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土壤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已经初具雏形。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土壤污染状态仍不容乐观,改善土壤质量,拦截新的土壤污染,防范土壤污染风险都还有可观的成长空间。一方面,土壤修复逃不开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土壤修复后到底算不算“好”,能作什么用处难以一言盖之。
  土壤污染的情况复杂,治理起来也并不轻松,相对的技术门槛高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目前,我国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换土修复、固化修复等,还延伸出了淋洗修复之流的新技术。而无论是哪种技术,优缺点都同样显著。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动辄过亿的土壤污染治理更有效,也更有价值,至关重要。业界提出,以“中医”的思维治土壤的“病”,即辨别主次病因,整体切脉,综合分析,因病施药。
  走一条“望闻问切”的道路,摸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注重“调”,注重“养”,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也就是说,谁要对土壤污染负责,谁要对土壤修复负多少责任,该怎么负责,采用什么样的手段修复等等。
  追偿,问责,这些在土壤污染治理的未来都将逐步常态化。预防,防治,这些将成为比污染后修复更重要的关注焦点。以信息化推动土壤环境监测精准、高效,以多元化促进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升级,以公开化引导全民监督、同治共进。
  正如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臧文超所说,土壤污染防治,在新时代就该有新担当、新作为。“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这就是土壤污染治理的金科玉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右上角“高级模式”进入更多文字、附件、图片等编辑模式;
发帖前请在网页顶端搜索网站内容,已有内容请勿重复发布;
请按版规要求发布帖子,禁止回复表情、数字等无意义内容;
请按网站要求的文件格式上传资料,建议将资料压缩后上传;
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黄赌毒诈”等违法信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侵权申诉 | 帮助中心 | 浙ICP备13003616号-2  |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3884号 网站统计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的立场;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及言论,若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Copyright © 2010- 爱我环保学社(http://www.25hb.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