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录
  • QQ:2458797171

    在线时间:8:30-20:30

    客服电话

    13105665566

    电子邮件

    2458797171@qq.com
  • 环保学社APP

    用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zhangds [施工员]
未知星球 | 未知职业
  • 关注0
  • 粉丝3
  • 帖子37
精选帖子

[等离子] 物体的第四,第五,第六态

[复制链接]
zhangds 发表于 2012-12-21 14: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 浙江杭州
物质第四态--等离子态
  在西方万物由四大元素组成 土(固态)水(液态)风(气态)火(??)
  火是一种被称为“等离子”态的物质,这是除固,液,气三态之外的第四态
  
  发生电离(无论是部分电离还是完全电离)的气体称之为等离子体(或等离子态)。等离子体的独特行为与固态、液态、气态截然不同,因此称之为物质第四态。
  等离子体在我们的宇宙中大量存在,从一根蜡烛燃起的火苗到滋生万物的太阳,从闪烁的星星到灿烂的星系。就在我们周围,在日光灯和霓虹灯的灯管里,在眩目的白炽电弧里,都能找到它的踪迹;另外,在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里,在美丽的极光和流星的尾巴里,也能找到奇妙的等离子态;放眼宇宙,更是等离子体的天下,宇宙中大部分发光的星球内部温度和压力都很高,这些星球内部的物质差不多都处于等离子态,像太阳这样灼热的恒星就是一团巨大的等离子体。只有那些昏暗的行星和分散的星际物质里才可以找到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据印度天体物理学家沙哈的计算,宇宙中99%的物质都处于等离子体状态,而地球上常见的物质状态在宇宙中却成为稀罕宝贝。
  物质第五态--玻爱凝聚态
  如果物质不断冷下去、冷下去……一直冷到不能再冷下去,比如说,接近绝对零度(-273.16℃)吧,在这样的极低温下,物质又会出现什么奇异的状态呢?
  
  这时,奇迹出现了——所有的原子似乎都变成了同一个原子,再也分不出你我他了!这就是物质第五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下简称“玻爱凝聚态”)。
  
  这个新的第五态的发现还得从1924年说起,那一年,年轻的印度物理学家玻色寄给爱因斯坦一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关于原子的新的理论,在传统理论中,人们假定一个体系中所有的原子(或分子)都是可以辨别的,我们可以给一个原子取名张三,另一个取名李四……,并且不会将张三认成李四,也不会将李四认成张三。然而玻色却挑战了上面的假定,认为在原子尺度上我们根本不可能区分两个同类原子(如两个氧原子)有什么不同。
  
  玻色的论文引起了爱因斯坦的高度重视,他将玻色的理论用于原子气体中,进而推测,在正常温度下,原子可以处于任何一个能级(能级是指原子的能量像台阶一样从低到高排列),但在非常低的温度下,大部分原子会突然跌落到最低的能级上,就好像一座突然坍塌的大楼一样。处于这种状态的大量原子的行为像一个大超级原子。打个比方,练兵场上散乱的士兵突然接到指挥官的命令“向前齐步走”,于是他们迅速集合起来,像一个士兵一样整齐地向前走去。后来物理界将物质的这一状态称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它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状态。这就是崭新的玻爱凝聚态。
  
  然而,实现玻爱凝聚态的条件极为苛刻和矛盾:一方面需要达到极低的温度,另一方面还需要原子体系处于气态。极低温下的物质如何能保持气态呢?这实在令无数科学家头疼不已。
  
  后来物理学家使用稀薄的金属原子气体,金属原子气体有一个很好的特性:不会因制冷出现液态,更不会高度聚集形成常规的固体。实验对象找到了,下一步就是创造出可以冷却到足够低温度的条件。由于激光冷却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制造出与绝对零度仅仅相差十亿分之一度的低温。并且利用电磁操纵的磁阱技术可以对任意金属物体实行无触移动。这样的实验系统经过不断改进,终于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理论提出71年之后的1995年6月,两名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维曼以及德国科学家克特勒分别在铷原子蒸气中第一次直接观测到了玻爱凝聚态。这三位科学家也因此而荣膺200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这个领域经历着爆发性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己有近30个研究组在稀薄原子气中实现了玻爱凝聚态。
  
  玻爱凝聚态有很多奇特的性质,请看以下几个方面:
  
  这些原子组成的集体步调非常一致,因此内部没有任何阻力。激光就是光子的玻爱凝聚,在一束细小的激光里拥挤着非常多的颜色和方向一致的光子流。超导和超流也都是玻爱凝聚的结果。
  
  玻爱凝聚态的凝聚效应可以形成一束沿一定方向传播的宏观电子对波,这种波带电,传播中形成一束宏观电流而无需电压。
  
  原子凝聚体中的原子几乎不动,可以用来设计精确度更高的原子钟,以应用于太空航行和精确定位等。
  
  玻爱凝聚态的原子物质表现出了光子一样的特性正是利用这种特性,前年哈佛大学的两个研究小组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使光的速度降为零,将光储存了起来。
  
  玻爱凝聚态的研究也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例如,利用磁场调控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在物质第五态中产生类似于超新星爆发的现象,甚至还可以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来模拟黑洞。
  
  随着对玻爱凝聚态研究的深入,又一次彻底的技术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

  物质第六态--费米子凝聚态
  物质形态到此就结束了吗?还没有。
  在过去几年内,玻爱凝聚态只能由一类原子形成,这就是玻色子,而费米子是不能形成的。什么是费米子?什么是玻色子?我们需要先走入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原子世界。
  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而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发现了正电子和光子,开始探寻更小的粒子,发现原子核还可以分成更小的“小不点儿”:中微子、介子、超子、变子等等,物理学家把它们统称为“基本粒子”。早期发现的基本粒子根据各自遇到的“力”可以被分为4类:光子,轻子,介子和重子。20世纪80年代又发现了胶子,W玻色子和Z玻色子。这些基本粒子在宇宙中的“用途”可以这样表述:构成实物的粒子(轻子和重子)和传递作用力的粒子(光子、介子、胶子、W和Z玻色子)。在这样的一个量子世界里,所有的成员都有标定各自基本特性的四种量子属性:质量、能量、磁矩和自旋。
  这四种属性当中,自旋的属性是最重要的,它把不同将粒子王国分成截然不同的两类,就好像这个世界上因为性别将人类分成了男人和女人一样意义重大。粒子的自旋不像地球自转那样是连续的,而是是一跳一跳地旋转着的。根据自旋倍数的不同,科学家把基本粒子分为玻色子和费米子两大类。费米子是像电子一样的粒子,有半整数自旋(如1/2,3/2,5/2等);而玻色子是像光子一样的粒子,有整数自旋(如0,1,2等)。这种自旋差异使费米子和玻色子有完全不同的特性。没有任何两个费米子能有同样的量子态:它们没有相同的特性,也不能在同一时间处于同一地点;而玻色子却能够具有相同的特性。
  基本粒子中所有的物质粒子都是费米子,是构成物质的原材料(如轻子中的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的夸克、中微子);而传递作用力的粒子(光子、介子、胶子、W和Z玻色子)都是玻色子。
  玻色子在我们的宇宙只占了一半的份额,剩下一半是由费米子组成的物质世界。玻爱凝聚态只能由玻色子来形成实在是太遗憾了。那么为什么费米子无法形成玻爱凝聚态呢?
  意大利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和美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指出:由于费米子具有半整数自旋,他们的相互作用会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这条规则不适用于玻色子)。这条原理指出:任何两个费米子都不可能具有同样的量子态,从而在空间排布上,无法处在同一位置,当一个费米子占据了最低的能级以后,其它的费米子只能依次往外排列了。这条非常重要的原理排除了很紧密地挤在一起的费米子群的可能性,所以即使在绝对零度时,这些费米子仍然不能达到全同而凝聚起来,这些细微的差异导致他们走在一起时总是先来靠里,后来者往外排队的现象。
  但是费米子占据了我们宇宙太重要的地位,它是物质世界的基石。此外,人类长久以来寻求的高温超导梦想仍然无法从理论上得到突破,至今人类一直无法突破—135°C以上的界限而使超导发生。电子作为费米子的一类,如果了解了原子费米子凝聚的机理,对电子费米子的凝聚秘密将彻底揭示出来。并且费米冷凝体中的可见实物原子对非常相似地模拟了超导体中电子对的组成,成为一个看得见的工具,人们再也不必从纯粹的想象中寻找超导秘密的暗道。
  自然界四力
  万有引力:表现为物质重力、宇宙天体间的吸引力(构成宇宙星系的力)。
  弱力:使原子、分子相聚并使之构成物质的力(构成物质的力)。
  电磁力:原子核(质子)与电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构成原子的力)。
  强力: 使原子核内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力(构成原子核的力)。
  真空零点能
  所谓零点能,是指量子在绝对温度的零点下仍会保持震动的能量(零点运动),这个振动幅度会随着温度增加而加大。在我们所认为的“真空之中,仍有许多振动中的粒子,不断产生能量;若能将这些能量转换为可供人类使用的动力,等于为人类开启了一座永不枯竭的能源宝藏。
  
  截至目前,零点能只获得初步的验证:在实验中两片金属通过零点能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微微发热。虽然这和推动太空船的动力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但至少证明了利用零点能的构想是可行的。此外,科学家认为物理学定律中的惯性、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动力,可能也是由量子振动而来。若能想出办法克服惯性的作用,通过原子的运动汲取能量,太空旅行将不再是梦想。科学家乐观地相信,若假设正确,则5年内就可以制造出新型火箭与人造卫星,未来更有无尽的发展可能性。
  真空零点能(Zero point energy)
  
    量子理论预示,真空中蕴藏着巨大的本底能量, 它在绝对零度条件下仍然存在, 称为真空零点能。对卡西米尔(Casimir)力(一种由于真空零点电磁涨落产生的作用力)的精确测量,证实了这一物理现象。

精彩评论4

68mn096H 发表于 2013-2-23 02: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台湾
真是汗啊  我的帖子好少啊  加油  
058xue 发表于 2014-1-24 22: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印度尼西亚
做一个,做好了,请看  
浙江环保 发表于 2014-6-13 11: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北京
不错的东西  持续关注
lb20309 发表于 2015-1-5 16: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浙江杭州
写得好啊 估计有马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右上角“高级模式”进入更多文字、附件、图片等编辑模式;
发帖前请在网页顶端搜索网站内容,已有内容请勿重复发布;
请按版规要求发布帖子,禁止回复表情、数字等无意义内容;
请按网站要求的文件格式上传资料,建议将资料压缩后上传;
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黄赌毒诈”等违法信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侵权申诉 | 帮助中心 | 浙ICP备13003616号-2  |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3884号 网站统计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的立场;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及言论,若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Copyright © 2010- 爱我环保学社(http://www.25hb.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