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录
  • QQ:2458797171

    在线时间:8:30-20:30

    客服电话

    13105665566

    电子邮件

    2458797171@qq.com
  • 环保学社APP

    用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admin [管理员]
浙江省杭州市 | 高级工程师
  • 关注0
  • 粉丝153
  • 帖子753
精选帖子

[产业资讯] 2020年我国碳中和推进情况与趋势前景分析 七大领域70亿投资机会被撬动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21-3-24 16: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 浙江杭州
360截图20210324164806129.jpg

  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无疑是今年最大的热点。政府工作报告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代表委员提交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议案和提案同样不少。

  2020年9月2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被称为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 目标”。此后,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气候雄心峰会及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了这一目标。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人为移除抵消了人为排放。人为排放即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农业及土地利用活动排放等;认为移除即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获与封存等。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实现减排减碳成了国际社会的共识,“碳中和”便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目前,各国政府之间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合理推进全球气候变化盒子里情况。
637514883702287397307.jpg

  得益于全球各国的通力协作,虽然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仍然呈现正增长,但排放量增速整理已经成下降趋势。
637514884087139397466.jpg

  各国合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从具体地区来看,部分经济体近五年碳排放量的平均增速已经降为负值。而中国近五年碳排放平均增速为1.2%,高于全球0.8%的水平。
637514884239239397482.jpg

  从排放量来看,2019年中国在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在第一位,碳排放量排在前十位的国家还有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德国、伊朗、印尼和沙特。
637514884443287397202.jpg

  而从区域来看,2019年亚太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超过全球的五成,达到51%;欧洲及北美洲地区的排放量占比排在二三位,占比分别为18%和17%。由此来看,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此地区的人口体量和经济发展速度呈正相关关系。
637514884650455397542.jpg

  全球各国家和地区当中,欧洲国家对碳中和的关注程度更高,其中英国和欧盟在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自从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各国相继出台政策及行政命令,提出碳中和目标,目标日期基本在2050年左右。随着全球低碳经济格局的构建,全球能源产业将有重大转变。
637514884832975397944.jpg

  国内政策相继出台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将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该承诺体现了中国携手世界努力遏制气候变暖、控制全球升温幅度的长久愿景,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将为此愿景积极投入的无悔决心。

  近期,国家各部分密集发生,相继出台政策文件大力支持新能源方面的发展,稳步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637514890441331397453.jpg

637514890582979397984.jpg


  过去的20多年既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中国成为碳排放大国的历程。2013年之前,中国碳排放增长率长期维持在约8%的水平。2013年后,随着经济增长趋缓,以及节能减排措施力度的加大,碳排量进入平台期。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土地利用五大部门。其中能源和工业部门占比最大,合计贡献了超过80%的碳排放。2013年后,这两大部门的碳排放增长也进入平台期,甚至出现负增长。

  而在交通、建筑、农业和土地利用等占比较小的领域,碳排放的增速也趋缓至3%左右。全球来看,尽管增速趋缓,但中国依然是世界上碳排量最大的国家,占全球碳排放比例超过20%。因此,中国在减碳方面还存在很大潜力。
637514890743971397855.jpg

  根据中国投资协会和落基山研究所在2020年11月发布的《零碳中国 绿色投资蓝皮书》预测,零碳中国将催生七大投资领域,撬动70万亿绿色产业投资机会。包括再生资源利用、能效提升、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氢能和数字化。到2050年,这七大领域当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近15万亿元,并为中国实现零碳排放贡献累计减排量的80%。

  此外,中国的零碳转型还将创造大量新增就业机会,仅零碳电力、再生资源利用、氢能等新兴行业将带来的新就增业机会就将高达3000万个以上。

  与此同时,在2020年到2050年间,将有70万亿元左右的基础设施投资被直接或间接地撬动,包括发电侧大量的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的跨区输电通道、数量在千万量级的5G基站建设、物联网相关基础设施、交通领域加氢站和电动车充电站的加速布局,以及高铁、城际铁路的大规模扩展等。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分析,未来30年,中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仅在能源相关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00万亿元。未来,随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逐渐推进,将给相关领域带来长足的发展机会。
637514890867055397186.jpg

  原标题:深度解读!2020年我国碳中和推进情况与趋势前景分析 七大领域70亿投资机会被撬动

精彩评论3

xlshan 发表于 2021-4-2 08: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上海
碳中和、碳达峰,未来环保市场的大蛋糕
weilian 发表于 2021-4-14 21: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河北石家庄
碳中和不知道从何下手
777rabbit 发表于 2021-5-11 09: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湖北武汉
感觉最近好多环保的公众号都在推碳中和的证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右上角“高级模式”进入更多文字、附件、图片等编辑模式;
发帖前请在网页顶端搜索网站内容,已有内容请勿重复发布;
请按版规要求发布帖子,禁止回复表情、数字等无意义内容;
请按网站要求的文件格式上传资料,建议将资料压缩后上传;
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黄赌毒诈”等违法信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侵权申诉 | 帮助中心 | 浙ICP备13003616号-2  |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3884号 网站统计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的立场;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及言论,若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Copyright © 2010- 爱我环保学社(http://www.25hb.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