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录
  •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20:30

    客服电话

    13105665566

    电子邮件

    2458797171@qq.com
  • 环保学社APP

    用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hbyq [工程师]
未知星球 | 未知职业
  • 关注0
  • 粉丝2
  • 帖子84
精选帖子

[调试运维] 污水处理厂工艺调试培菌方案

  [复制链接]
hbyq 发表于 2012-12-21 09: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 浙江杭州
一、目 的
  
  1.检验污水处理厂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确定最佳的运行条件,主要是各工艺参数的确定,如:水泵最佳运行水位,旋流沉砂池的旋流速度,反应池最佳污泥负荷、污泥龄、污泥回流比、污水回流比、剩余污泥排放量、最佳曝气量等;
    
  3.发现存在问题并逐一分析解决,为今后的正式运行积累经验数据。
  
  二、前提条件
    
  1.充足的水源补给,外围泵站和管网应具备向污水处理厂连续输送污水的能力并同样完成了清水联动试车;
    
  2.各种设备的联动试车完毕且功能完备,性能良好,满足工艺要求,联动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得到妥善处理;
    
  3.全流程已进行了清水联动试车,并确认无直接影响培菌试运行的存在问题;
    
  4.培菌过程所需的人员、材料和工具均已准备齐全;
    
  5.各岗位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实习,达到熟悉本岗位职责,胜任本岗位工作的要求;
    
  6.现场24小时均需有工作人员有场,工作人员实行三班四运行转工作制,日班现场人数需15人(连工程师),中夜班人数各需6人;
    
  7.污泥处理系统已配套完成并明确脱水后污泥的处置。
  
  三、培菌方案摘要
    
  考虑到培菌费用的节省和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计划整个培菌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对1#反应池北池(5.5万吨/日)和2#反应池南池(5.5万吨/日)进行活性污泥培养;第二阶段: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活性污泥培养成熟后,进行1#反应池南池和2#反应池北池的培菌工作;第三阶段:稳定运行和除磷脱氮调试;最后进入连续生产运行。
  
  四、培菌方法
    
  采用间歇换水,连续换水结合法。
  
  五、菌种来源及数量
    
  菌种来自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的污泥浓缩池,通过一台DN100的移动潜水泵把浓缩池污泥抽至4000L的泥浆运输车(共两台)内,再用泥浆运输车将浓缩后污泥分别运至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的侧边,再用DN100的移动潜水泵(每池一台,共二台)直接将泥泵至池内,经过对反应池体积的计算及工艺要求约需含水率97%的菌种5600M3(未包括调试过程中遇到的菌种死亡等特殊情况)。
  
  六、培菌工期
    
  培菌工作共需120天,其中第一阶段需45天,第二阶段需30天,第三阶段需要45天。
   
  七、人员配置
    
  根据培菌工作需要设定以下工作小组:
   
  1.指挥小组:由公司领导组成;
    
  2.培菌技术小组:需工艺工程师3名、机械工程师2名、仪表工程师1名、电气工程师2名;
    
  3.操作小组:需工艺技术员5名、机械技术员4名,电气技术员3名,机械维修工4名、电气维修工3名,工艺技工6名;
   
  八、工作分配
    
  1.技术管理工作:制定培菌过程中各项技术方案,指导调整各项技术参数,根据实际工作进展调整培菌计划,监督落实培菌计划的完成,该工作由培菌技术小组负责;
    
  2.运行管理工作:根据培菌计划现场执行各种相应操作,包括负责安装便携潜水泵输送菌种,控制各进、出水阀门,调节池中曝气量等。该工作由操作小组负责,日、中、夜三班连续运转;
   
  九、培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1.通讯设备:对讲机8台;
    
  2.菌种输送泵:3台(DN100);
    
  3.泥浆运输车:两台(每台4000L);
    
  4.菌种输送临时电源:四套;
    
  5.机械维修工具一套及电工检修仪表一套;
    
  6.便携式溶氧计一台。
   
  十、培菌具体操作
    
    
  反应池及二沉池编号示意图
    
  1、第一阶段: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活性污泥培养
    通过污泥泵(一台)把将一、二期厂区活性污泥菌种抽至泥浆运输车内(两台)分别运至1#反应池南池和2#反应池北旁边,再用泵(每池一台污泥泵,共二台泵)抽入池内。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启高位进水井总进水阀和东、西配水总阀。
    
  (2)开启格栅渠道1#~4#进水阀、关闭两个超越阀,并把四个出水可调堰门调至最低位。
    
  (3)开启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所有进水阀,关闭和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的超越阀门,关闭1#反应池南池和2#反应池北池所有进水阀门及超越阀门。
    
  (4)将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的出水可调堰门调至最低位。
    
  (5)开启配水井2#、4#二沉池进水阀和出泥阀,关闭1#、3#、5#、6#二沉池进水阀和出泥阀。
    
  (6)开启厂外泵站水泵向厂区送水,此时开启转鼓格栅和沉砂系统设备,污水经格栅和沉砂池后进入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
    
  (7)当污水淹没曝气管后,开启一台鼓风机并逐渐打开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的各段气阀,然后开始将菌种泵入池内,调节曝气量使污泥能充分搅拌处于悬浮状态即可。
    
  (8)检查搅拌器安装尺寸,并逐台开启搅拌器,进行空载试验,检查搅拌器空载运行情况;
    
  (9)水淹没搅拌器后,开启所有搅拌器进行搅拌。
    
  (10)当污水水位上升将至出水堰高度时,关闭厂外泵站污水泵停止向厂区供水并继续投加菌种,调节曝气量,进入静态闷曝直到菌种投加完毕。
    
  (11)菌种投加完毕后,静态闷曝12小时,然后再次启动厂外泵站污水泵向厂区供水,进入间歇换水阶段。间歇换水量每次为反应池水量的一半约2万m3,保持每小时流量4000m3,,每隔5小时开启(关闭)水泵。
    
  (12)污水流进2#二沉池后,开动刮泥机通过排泥阀将污泥回流至污泥回流泵房,并视泥面液位开启污泥回流泵,将沉淀后的污泥输送回反应池内。
    
  (13)检查混合液回流泵和污泥回流泵安装尺寸、支撑情况、轴承润滑情况;
    
  (14)检查管路阀门设置是否合适,供配电系统是否完好;
    
  (15)间歇换水方式持续约20天,通过测试污泥沉降比如SV>15,则可进入连续换水阶段。厂外泵站污水泵连续向厂区供水,流量控制为5万吨/天。曝气量控制为DO=1~2mg/l,直到1#反应池南池活性污泥成熟,MLSS达到3500mg/l后进入下一阶段。
    
  2、第二阶段:1#反应池南池和2#反应池北池的活性污泥培养
       
  因1#、2#反应池南、北池污泥回流泵房因污泥回流渠而连通,故1#反应池南池培菌时可直接用南池的污泥回流泵将北池的成熟活性污泥菌种投加进南池内,2#反应池北池培菌时可直接用北池的污泥回流泵将南池的成熟活性污泥菌种投加进北池内。
    
  3、具体操作步骤:
    
  (1)开启1#反应池南池和2#反应池北池的所有进水阀,将1#反应池南池和2#反应池北池的出水可调堰门调至最低位。
    
  (2)厂外泵站加开一台污水泵向厂内供水。
    
  (3)当污水淹没曝气管后,启动污泥回流泵,将活性污泥菌种用回流泵投加进需培菌的反应池内。
    
  (4)加开一台鼓风机并逐渐打开各段气阀,调节曝气量使污泥能充分搅拌处于悬浮状态即可。
    
  (5)当污水淹没搅拌器桨叶后,开启所有搅拌器进行搅拌。
    
  (6)当污水水位上升至出水堰高度时,开启配水井1#、3#、5#、6#二沉池进水阀和出泥阀。
    
  (7)当污水流进1#、3#、5#、6#二沉池并淹没刮泥机转动臂后,启动1#、3#、5#、6#刮泥机。
    
  (8)当1#、3#二沉池水位上升至出水堰高度时,视1#反应池南池污泥液面情况加开一台污泥回流泵加速将菌种回流进南池。当5#、6#二沉池水位上升至出水堰高度时,视2#反应池北池污泥液面情况加开一台污泥回流泵加速将菌种回流进北池。
    
  (9)通过调节1#反应池南、北池及三个二沉池的进配水阀门、污泥回流泵数量和各段曝气量,保持稳定运行直至南、北池污泥均成熟,测试沉降比SV>15,MLSS >3500mg/l后进入下一阶段。
    
  4、第三阶段: 稳定运行阶段
    本阶段主要工作如下:
    
  (1)因上一阶段已完成培菌工作,本阶段各池根据工艺实际情况排放剩余污泥。
    
  (2)调节各池进水阀、配水阀、气阀和污泥回流泵,保持各池均衡、稳定运转。
    
  (3)开启1#、2#反应池污水回流阀并启动污水回流泵。
    
  (4)在化验分析数据指导下,开始对除磷脱氮效果进行测试,逐步保证出水五大指标合格。
    
  十一、试运行保障措施
    
  1.成立指挥小组和下属二个工作小组
    
  (1)指挥小组
    
  (2)培菌技术小组,共8人
    
  (3)操作小组,其中技术员12人,技术工人13人(24小时工作制,实行四班三运行转,日班保证有7人,中夜班各保证有6人。
    
  2.建立例会制度
    
  (1)指挥小组每三天召开例会,研究、讨论、协调解决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根据运行实际高速试运行计划或步骤并向下属二个工作小组下达相应指令;
    
  (2)二个工作小组根据指挥小组指令和试运行计划执行操作,对发现的问题每天召开小组会进行汇总和书面记录并由组长向指挥小组汇报;
    
  3.建立问题汇报和反馈系统
    
  十二、可能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 活性污泥量不足:根据化验数据计算不足污泥量,尽快补充菌种;
    
  2. 活性污泥死亡:分析具体原因,对气量、进水量、回流污泥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3. 池面白泡过多:减少鼓风机台数或调小出气阀并加大污泥回流量;
    
  4. 污泥沉淀性差:减少进水量及曝气量,增大污水停留时间;
    
  5. 污泥反硝化上浮:减少曝气池末段曝气量,加大污泥回流量;
    
  6. 出水SS偏高:降低进水负荷或减少曝气量,增大排泥量;

精彩评论4

fttix 发表于 2013-5-15 20: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湖南衡阳
ding呀 支持
qxth.com 发表于 2013-7-1 18: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天津
好东东,谢谢楼主
ymwatcher 发表于 2015-2-24 18: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四川
谢谢楼主的好资料,学习了,支持分享。。。
houlele20 发表于 2022-11-21 07: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陕西西安
支持分享,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右上角“高级模式”进入更多文字、附件、图片等编辑模式;
发帖前请在网页顶端搜索网站内容,已有内容请勿重复发布;
请按版规要求发布帖子,禁止回复表情、数字等无意义内容;
请按网站要求的文件格式上传资料,建议将资料压缩后上传;
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黄赌毒诈”等违法信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侵权申诉 | 帮助中心 | 浙ICP备13003616号-2  |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3884号 网站统计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的立场;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及言论,若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Copyright © 2010- 爱我环保学社(http://www.25hb.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