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录
  • QQ:2458797171

    在线时间:8:30-20:30

    客服电话

    13105665566

    电子邮件

    2458797171@qq.com
  • 环保学社APP

    用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25hb.com [小版主]
未知星球 | 未知职业
  • 关注0
  • 粉丝8
  • 帖子4453
精选帖子

[市场动态] 设农民丰收节 说“美丽乡村,绿色农业”新故事

[复制链接]
25hb.com 发表于 2018-6-28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 浙江杭州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2018年的秋分显得格外不同,“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诞生究竟将为农村、农民、农业带来什么呢?肯定农民为社会带来生产价值的背后,我们也将看到更多属于美丽乡村,绿色农业的新故事。
设农民丰收节 说“美丽乡村,绿色农业”新故事   2018年的秋分,将跟往年都有点不同,一个属于农民,属于“丰收”的节日从这里开始。没错,这就是近两日人们关注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式设立的消息。
  农村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6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以节为媒,人们得以释放情感、传承文化、聚焦“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也就是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诞生是具有社会和文化价值的。
  这也体现在,丰收节庆活动的时间点诠释了“取物有时”原则,让更多人关注自然这个大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年年迎丰收暗合“生生不息”理念,这对于深刻理解循环利用的价值有着很好的宣传意义。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符合目前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也对我国发展新农业,构建生态产业链起着补充动能的作用。业界分析,节庆活动将是一个展示农产品的绝佳舞台,倒逼农产品供给端品质提升。
  之间,我们也提到过,绿色农业发展在打通产业链流通渠道这个问题上始终有迈不过的坎。那么,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是否会是一个良机呢?
  例如,一到丰收季,各地就开始抓秸秆禁烧问题,加大秸秆资源再利用宣传。目前最常见的就是秸秆还田。不过,具有高附加值的秸秆煤、秸秆成型燃料、秸秆制沼气、秸秆造纸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却存在信息不对等的窘境。
  撇开成本、经营模式、技术水平这些不谈,如何让更多人认识到农业废弃物可以变成高附加值的另一种资源,让参与进来的有资质企业能更有效地运作就归属于宣传层面了。那么,这种为农民量身定做的交流盛会显然是难得的机会。
  只有更多人主动参与到绿色农业循环生态链的构建中来,更多农民群众投身于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去,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彻底走上“高质量”道路。
  另一方面,丰收节来临之际,传扬新农业发展理念也会事半功倍,示范区的榜样作用相当于打开了增幅器。
  实际上,为了引导我国农业走上绿色、生态、可循环正轨,不少地方展开了针对性培训与宣传,关于机械化农耕的,关于秸秆处置的,关于清洁养殖的,关于生物质能源的,关于农膜和农药使用的,等等。
  一部分农村和农田在地方的倡导和支持下,走出了变革之路,如发展“稻虾同养”模式的,如一田双种的,如秸秆换有机肥的,如建沼气池的,都有重大收获。口耳相传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独属于农民群众的狂欢盛宴也不失为一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有效渠道。
  如今,“丰收”的寓意得到了丰富和充盈,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很多值得探究的深意。在农业面源污染获得大范围关注的当下,人们的获得感已经不仅局限于食物的丰收,还在乎食品安全、土壤健康、水源水质、空气质量……
  农业,它不再是一个充斥着农药入土、粪便入河、农膜残留、COD超标这样一系列污染字眼的传统产业。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生产能力的提高,科技水平的进步,从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新动能支撑起了农业这个社会经济大板块的升级转型。
  游青山绿水,忆快乐老家,今年的“丰收”总显得比往年更“绿”了一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右上角“高级模式”进入更多文字、附件、图片等编辑模式;
发帖前请在网页顶端搜索网站内容,已有内容请勿重复发布;
请按版规要求发布帖子,禁止回复表情、数字等无意义内容;
请按网站要求的文件格式上传资料,建议将资料压缩后上传;
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黄赌毒诈”等违法信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侵权申诉 | 帮助中心 | 浙ICP备13003616号-2  |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3884号 网站统计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的立场;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及言论,若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Copyright © 2010- 爱我环保学社(http://www.25hb.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