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录
  • QQ:2458797171

    在线时间:8:30-20:30

    客服电话

    13105665566

    电子邮件

    2458797171@qq.com
  • 环保学社APP

    用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wlianshan [技术员]
江苏省宿迁市 | 未知职业
  • 关注0
  • 粉丝5
  • 帖子62
精选帖子

[高浓废水] [论文] 高浓度树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设计

[复制链接]
wlianshan 发表于 2012-12-20 16: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 浙江杭州
高浓度树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设计


  
王万俊,储金宇,张波,石驰


  
(江苏大学环境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对某公司树脂生产废水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该废水的CODcr接近150 000 ms/L。经过小试确定了该废水的处理方案。首先采用物化预处理即两级催化氧化法降解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接着用微电解法初步降低废水的CODcr,最后用UASB+A/O进一步降低其CODcr,使废水CODcr小于500ms/L达标排放。


  
[关键词]树脂废水;催化氧化;微电解;逆流式厌氧活性污泥反应器


  
[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9X(2007)05-0026-03


  


  
Design of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to highly concentrated resin wastewater


  
Wang Wanjun,Chu Jinyu,Zhang Bo,Shi Chi


  
(School of Environment,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China)


  
AbstractThe treatment of highly concentrated resin wastewater in a company has been studied.The CODcr of the wastewater is near 150 000 mg/L.Based on the pilot experiments,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has been confirmed.Firstly,the physicochemical pretreatment,i.e.degrading the poisonous and harmful materials in the wastewater by two-stage catalytic oxidation and increase the biochemistry capacity of the wastewater.Th en,micro-electrolysis technique is used to lower the CODcr of the wastewater.At last UASB+A/O are used to further lower the CODcr of the wastewater to less than 500mg/L,which has reached the discharge standard.


  Key wordsresin wastewater;catalytic oxidation;micro—electrolysis;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
  
  
1 树脂生产废水概况


  
1.1 树脂生产废水水质


  
    实验废水取自联成化学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树脂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水质见表1进水),平均水量为15m3/d,最高峰水量为1m3/h,工艺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表1 工艺设计进出水水质


  


  
1.2 树脂生产废水特性及水质分析


  
    从厂方提供的水质报告可知。生产原料主要包括苯酐、顺酐、乙二酸、苯乙酸单体、二甲苯、大豆油、二乙二醇、丙二醇、甘油、正丁醇等。该废水有机物浓度高,组成复杂,含有大量抑制生物生长的物质,不宜直接使用生化法处理。在对该废水小试后发现,该废水具有以下特点:


  
   (1)原水的色度低、SS小,废水中的污染物基本以溶解性物质为主,但是经过还原法处理后,废水的色度变深,产生大量的悬浮物;


  
   (2)原水含有刺激性气味,但经过催化氧化后气味改变;


  
   (3)直接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化氢氧化。处理效果不明显,因此不可直接用氧化法处理。


  


  
2 树脂废水处理工艺


  
2.1 处理方法分析


  
    由于不能直接使用生化法,因此只能先用物化法进行预处理,然后用生化法深度处理。对于此类难降解树脂废水。催化氧化法和微电解法是两种很好的预处理方法。


  
      (1)催化氧化法是利用催化剂改变氧化剂对有机物的氧化速度。使氧化反应更温和、更快地完成。氧化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基团或离子如HO·等,去攻击废水中的有机物[1]HO·的氧化还原性极强,它在降解废水时具有以下特点:1) HO·是高级氧化的中间产物,作为引发剂诱发后面的链式反应。可使难降解的物质开环断链变成低分子或易生化物质;2) HO·几乎可与任何污染物发生反应,特别适合成分复杂的废水;3)HO·的生成是一种物理化学过程,很容易控制,以满足各种处理要求;4)反应条件温和[2]
  多相催化氧化也即非均相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物的原理实际上是在装有固体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和氧化剂分子扩散到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而被吸附,然后污染物和氧化剂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最后产物解离脱附返回液相主体的过程[3]


  
   (2)微电解法的原理是利用铁屑中的铁与石墨组分构成微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以充入的污水为电解质溶液.在偏酸性介质中,正极产生具有强还原性的新生态氢用来还原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负极生成具有还原性的亚铁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经水解、聚合形成的氢氧化物聚合体以胶体形式存在,它具有沉淀、絮凝吸附作用,能与污染物一起形成絮体、产生沉淀。应用微电解法可去除废水中部分色度和有机物.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增加生物处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4]


  


  
2.2 处理工艺分析


  
    树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烃类杂环化合物。常温常压催化氧化工艺无法将这些复杂的有机物一步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可采用两级混合催化氧化工艺。达到最终开环断链的效果。如对于复杂的芳香烃类物质。可先将其转化为结构简单的芳香烃类(如:苯甲酸、苯胺等),然后再进行氧化使其开环形成易降解的物质,并最终降解成无害物质排放。经过催化氧化工艺和微电解降解后CODcr去除率>80%,B/C提高至0.3以上,可完全满足生物降解的条件[5]接着用生化降解法进一步处理,可使CODcr降低达到排放标准。


  


  
2.3 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最终确定了该高浓度树脂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树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2.4 工艺流程说明


  
    废水首先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均衡.然后进入预曝气装置。在此装置中利用原废水酸度大的特性加入适当过渡金属和氧化剂进行反应,初步降解水中污染物。


  
    经过预曝气的废水在pH 自动控制系统中调节pH>7。同时在此阶段加入石灰和PAN进行沉降处理,经过处理后,出水CODcr的去除率约为40%,且经过预曝气后水中有机物结构有所改变。


  
    沉淀装置出水加入适当辅助催化剂后进入多相催化反应器,在固体催化材料的协同下.完成第一步催化氧化,此过程中约有20%的CODcr被降解。


  
    多相催化氧化出水在进入均相催化氧化之前先固液分离后再将pH调节到3左右进行微电解反应。大量的有机物析出并分离出来,此过程中有约40%的CODcr被降解。微电解的出水再进行酸性条件下的均相催化氧化。在pH调节过程会生成酸性环境下的不溶解性固体,此过程中约有20%的CODcr被降解。均相催化氧化出水经过pH调节和固液分离后,CODc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0.5pt">

精彩评论1

scbaihong 发表于 2014-1-26 12: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浙江金华
不错,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右上角“高级模式”进入更多文字、附件、图片等编辑模式;
发帖前请在网页顶端搜索网站内容,已有内容请勿重复发布;
请按版规要求发布帖子,禁止回复表情、数字等无意义内容;
请按网站要求的文件格式上传资料,建议将资料压缩后上传;
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黄赌毒诈”等违法信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侵权申诉 | 帮助中心 | 浙ICP备13003616号-2  |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3884号 网站统计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的立场;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及言论,若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Copyright © 2010- 爱我环保学社(http://www.25hb.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