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环保学社
标题:
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yideg
时间:
2012-12-21 09:08
标题:
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方法
一、
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方法
对于预处理后的煤化工废水,一般采用缺氧-好氧生物法处理(
A/O
工艺或
A2/O
工艺),但由于煤化工废水中的多环和杂环类化合物,好氧生物法处理后出水中的
COD
和氨氮指标难以稳定达标。
因此,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生物处理技术,如生物炭法(
PACT
)、生物流化床处理法(
PAM
)等。
1.
生物炭法(
PACT
)
在生化进水中投加粉末活性炭与回流的含炭污泥一起在曝气池内混合,从污泥浓缩池中排出的剩余污泥进污泥脱水装置。在曝气池内,活性污泥附着于粉末活性炭的表面,由于粉末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积及其很强的吸附能力,提高了污泥的吸附能力,特别在活性污泥与粉末活性炭界面之间的溶解氧和降解基质浓度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也提高了
COD
的降解去除率。一般来说在
PACT
系统内,活性炭吸附处理
COD
的动态吸附容量在
100%~350%
(重量百分比),即一公斤粉末活性炭可吸附去除
1.0~3.5KgCOD
。而且,
PACT
法能处理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质。对煤化工废水中的高浓度大分子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2.
生物流化床处理法(
PAM
)
PAM
法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特殊结构填料的生物流化床技术,该技术在同一个生物处理单元中将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有机结合,污染物通过吸附和扩散作用进入生物膜内,通过在活性污泥池中投加特殊载体填料使微生物附着生长于悬浮填料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微生物膜层。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可以达到很高的生物量,因此反应池内生物浓度是悬浮生长活性污泥工艺的
2~4
倍,可达
8~12g/L
,降解效率也因此成倍提高。由于微生物为附着生长方式(不同于活性污泥的悬浮生长),流动床载体表面的微生物具有很长的污泥龄(
20d~40d
),非常有利于生长缓慢的硝化菌等自养型微生物的繁殖,填料表面有大量的硝化菌繁殖,因此系统具有很强的硝化去除氨氮能力。
硝化过程:
NH+4+3/2O2
→
2H++NO2
-
+H2O NO2
-
+O2
→
NO3
-反硝化过程:
6NO3
-
+5CH3OH
→
5CO2+2N2+7H2O+6OH-
3.
固定化生物技术
固定化生物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可选择性地固定优势菌种,有针对性地处理含有难降解有机毒物的废水。
经过驯化的优势菌种对喹啉、异喹啉、吡啶的降解能力比普通污泥高
2
-
5
倍,而且优势菌种的降解效率较高,相关实验证明其处理
8h
对吡啶等物质降解率在
90%
以上。
4.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
)
这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
[6]
,
SBR
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该方法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煤化工废水处理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若出水水质仍不达标,也可以在
SBR
生化池内投加少量粉末活性炭以提高处理效率。
欢迎光临 爱我环保学社 (http://www.25h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