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工艺流程采用催化氧化-絮凝法处理废水的工艺流程有两种,见图1、2(略)。
1.3工艺流程比较说明9 M2 U2 ]. a* t1 s, s+ r- `, Y
& M# J g: D, ~( `. h3 I
第一种工艺流程投资较少,流程简单,但处理费用比第二种工艺流程高,且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大。第二种工艺流程的废水处理量较第一种工艺流程的处理量更大,尤其在双氧水生产期间发生突发事故或废水量增大时,可有较大的废水贮存空间,处理水质较单一反应釜的处理水质更稳定,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处理后的渣量较少。: z. n% f 9 t
2主要废水处理设备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9 F$ n: a/ K f2 }3 H' L* k+ v4 V8 n
2.1第一、二级芳烃、蒽醌回收池* R% i( w! b9 Y
2.3曝气池* C( P2 b1 N$ i$ ?0 {( F
. b* k ]2 V/ E1 j5 r- M
主要作用:通过风机输入空气,利用空气作氧源,增加废水中的含氧量,达到降低废水的CODcr含量。
工作原理:将空气鼓入曝气池中作旋流向前运动,增加气液接触机会。
H1 `5 ?& d* r
2.4溶气罐6 @, w- k) l$ Q' p6 A6 L" W$ m4 @+ o7 o
主要作用:为气浮池提供气水混合液。$ w Z! r" t, f7 d* S* m;
工作原理:采用较高的水压与空气压缩机送来的空气,在装有填料的溶气罐内增大气液的絮流程度,促进气液在罐内充分接触,加快气体扩散传质。其溶气过程主要是液膜控制过程。
2.5气浮池
主要作用:将废水的悬浮物与水分离(也称固液分离部分),使废水得到净化。它还能起到脱色、曝气、降低CODcr的作用。
工作原理:利用溶气罐送出的溶气水,通过气浮池内的释放器来产生大量的微气泡,在添加絮凝剂或浮选剂的作用下,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形成絮体与微气泡黏附,从而使絮体的视密度下降,依靠浮力使絮体上浮,达到固液分离。
@# m5 o
2.6过滤器+ o6 f2 V% v6 y+ C
主要作用:进一步将水质净化,降低CODcr。
工作原理:气浮池出来的废水经过过滤器内的滤料,截留废水中前级处理后的残余悬浮物,确保水质质量。
双氧水废水处理操作简述
}) P9 ^
由于双氧水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芳烃、2-乙基蒽醌等污染物,除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好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外,在废水处理回收操作中,应尽可能地完全回收这些污染物,这是确保后段处理的水质和处理成本的关键环节。采用催化氧化·絮凝法处理双氧水生产废水,在做好芳烃、2-乙基蒽醌等有机物回收的前提下,还需注意废水的pH、水质颜色,有条件的还需取样分析其双氧水含量、CODcr量,据此调整加药量,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t R. f' y% c
H- Y+ p0 i. q( z/ N
加药量的调整也可根据双氧水的含量(外观)及有机污染物量来决定。在双氧水含量和有机物含量都多的情况,一般要求加入二价铁盐量为2.0~2.5kg/m3。当观察到废水中双氧水含量和有机污染物不多时,可适当补充双氧水和二价铁盐(1.0~1.5kg/mj)。气浮的操作要点是确保其气泡是微细气泡,绝对不能有大气泡出现,溶器罐压力应控制在0.2~0.3MPa,高分絮凝剂的加入量为2.5~3.0kg/m3(浓度为0.05%~0.1%)。加药量需视出水水质和悬浮物的矾花颗粒进行调整,并根据实际情况计算调整。
废水处理后的废渣处理
D, P) ~ J
废水经处理后产生的废渣,经压滤后,可当工业废渣运走或与煤掺烧。0 I( l% t" `4 P/ m0 i& K